close

IMG_20160813_162231.jpg

親愛的DuDu:

「巧虎是誰呀?」當把拔提這個問題的時候,應該會讓妳覺得好笑,因為他可是小朋友的偶像也。不過,如果我進一步再問:「巧虎教了哪些事?」那妳大概就很難答出來了。的確,在妳的童年裡,看巧虎卡通的次數用兩隻手就數得完,當然對他也就談不上熟悉。

雖然對一般父母而言,巧虎被公認是「教養利器」,似乎也不乏有例子可以證明如此,不過,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觀點,所以今年在寫給妳的信裡,想花點時間解釋背後的用意,以及我認為應該有的正確觀念。

無可否認,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中文的世界裡,吃飯、睡覺、甚至是呼吸都接觸得到中文,換句話說,我們要學習中文,是再自然不過,也完全不需要刻意,甚至只要再用功一點,我們就能夠擁有好的文筆。

不過,對於學英文這件事,台灣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有點匪夷所思。明明我們是從國小或國中就開始學英文(往下還有雙語幼稚園),但為什麼長大之後,英文能力卻還是很糟呢?難道不出國留學,英文就學不好嗎?再來思考一個嚴肅問題,我們學英文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?

IMG_20161030_122855.jpg

另一個現存的狀況是,透過翻譯的方式接收外來資訊,可以說到了令人沮喪且無法忍受的地步。照理說,翻譯的目的,是要開啟我們的視野,讓我們更容易閱讀,因此,核心的想法是要忠於原味,但是在諸多商業考量之下,透過翻譯反而讓原創變得荒腔走板,甚至還無中生有。

舉電影的例子來說吧!為什麼片名非要多加個「魔鬼」或「神鬼」不可?原來的英文片名上有「魔鬼」這個字嗎?至於,電影的對白中文字幕,有些也是慘不忍睹,夾雜台語KUSO不說,使用台式火星文,將Beyonce變蔡依林、Justin Timberlake變周杰倫,這些離譜的翻譯,其實都是對原文的不尊重。

或許電影被翻譯扭曲,倒還算無傷大雅,畢竟娛樂成分居多,但如果糟蹋的是經典文學,那我們永遠就無法確切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,也不能體會他們使用詞彙的奧妙之處。

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翻譯了《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》之後,就有如此的感觸:「它就是這樣一部文學作品,不用英語逐行逐句細心閱讀,是無法全面理解其精妙之處。然而將這部作品翻譯成日語後,不管願不願意,有很多優美之處受到了損傷,被減損了,就如同精緻的葡萄酒沒有經過長時間地醒酒,獨特的芳香和口感難以避免地會微妙流失。

不知道妳有沒有發現,為什麼經典文學的原著只有一種,但翻譯卻有百百種呢?事實上,若非是對其他的翻譯不滿意,就是有人想開創另一種形式的譯作,只是翻譯者的想法和能力不同,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。村上春樹就認為:「翻譯,說到底就是一種語言技術的問題,而技術會從細節開始日益陳舊。即便存在著不朽的名著,不朽的名譯作品基本上卻是不存在的。

把拔還記得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,包括「天才老爹」、「飛狼」、「霹靂遊俠」…等熱門影集,都是透過跟不上嘴型又彆扭的中文配音。過去電視播的是什麼就是什麼,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,甚至把拔也沒印象,小時候到底有沒有聽過Bill Cosby原來的聲音?另外,受限於科技發展,以前的電視不太提供雙語服務,至於英文報紙也取得不易,因為跨海運送需要花點時間,因此,新聞到了台灣都已經變成舊聞了。

當然,回頭描述過去這些的不方便,現在的孩子應該是無法想像,因為拜網際網路普及之賜,妳們只要動動滑鼠,就能取用全世界各大學的開放課程,或者瀏覽國外知名新聞網站的最新消息,不懂的單字也可以立即線上查詢,甚至用Google瀏覽圖片來加深印象,只不過很可惜,我們往往選擇逃避它、忽略它,而不是善加利用它。

IMG_20160521_125817.jpg

親愛的孩子,妳可能不知道自己是何其幸運,能夠成長在網路的時代裡,資訊也唾手可得,這些優勢都是前所未見,所以我由衷希望,除了熟悉的中文之外,妳應該多花點時間接觸英文,讓英文成為妳的習慣,也成為妳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雖然在妳成長的過程,把拔並沒有使用巧虎當育兒教材,甚至我們家也沒有東森YOYO台,但Youtube還是有一些很好的原文發音卡通,比如說Wooly&Tig,同樣寓教於樂。 至於,Disney經典卡通,我也希望妳認識的是Cinderella,而不只是仙履奇緣或灰姑娘。把拔藉由陪伴妳的過程,也跟著一起學習,一起發現新事物,其實我是現在才知道,Disney的7個小矮人原來都有名字 ── Doc、Sneezy、Sleepy、Dopey、Happy、Bashful、Grumpy,人如其名,其實非常有趣。

聊到這裡,把拔要跟妳坦白,其實我的英文能力並不好,也很後悔過去不認真,因此,現在要跟外國人聊天,還是支支吾吾說不太出口。雖然會話的部分已經是沒救了,但這幾年來,我倒是很努力在和英文作戰,也開始嘗試在讀原文小說。

我的感想是,其實很多人學英文最挫折的是生字,一大篇英文密密麻麻,光查字典就查到手軟,最後只好選擇放棄,再加上離開了課堂就不使用,難怪我們學了30年的英文,還是看不懂文章。要知道就是因為不常見,生字才會是生字,如果我們常常接觸,看一次看二次甚至看一百次,生字就會愈來愈少,妳和英文的關係也會更緊密。

把拔想給妳的建議是,如果可以的話,儘量別碰翻譯小說,當然能夠會其他語言更好,不過,至少要具備有英文閱讀的能力。Henry David Thoreau說過:「儘管各式譯本價廉物美,但要真正獲其精髓仍得從原始的版本來鑽研,所以像我這麼用功的呆子可說是少之又少。

IMG_20161030_120556.jpg

另一方面,把拔雖然強調英文的重要,但我並沒有討論說得流利與否,或者是腔調有沒有標準,而是希望妳能拿起這把鑰匙,開啟通往世界的大門。換言之,如果一口字正腔圓的英語,只是為了用來到麥當勞點餐,那根本是沒有意義,也搞錯方向。我們學英文的目的,不是要成為美國人,而是要與國際接軌,因此,作家楊照認為,閱讀應該先於會話:「閱讀沒有那麼多限制,自己抱著字典就能進行,更重要的,閱讀才能真正碰觸英文最有用最有價值的部分,閱讀得來的內容,而不是強調聽、說、會話的內容,更有機會進入我們的生命,影響我們理解這個世界,深化對這個世界的體驗,英文也才有機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真正的一部分,而不只是膚淺的工具。

不知道妳有沒有聽過這句諺語:「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」,比喻古時候的人書讀得多,知識廣博,就算足不出戶,也能遍知天下事。但實際的情況是,過去秀才不出門,不一定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,現在反而我們是有能力可以做到。

親愛的孩子,當大家每天都往外跑,但腦袋仍只困在這小島的時候,就是我們的大好機會。把拔希望妳成為一個冷靜理性的知識分子,不僅擁有開闊的心胸,也能夠善用閱讀、善用語言,不畏艱難去闖蕩這個世界,同時也瞭解當前全球面臨的危機與荒謬。

 

愛妳的父親    2016.11.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ke 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